|
陕西省延安市军地用好红色资源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来源:延安红领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浏览量: 陕西省延安市军地用好红色资源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—— 宝塔山下红苗壮 ■蔡文婷 中国国防报记者 曹 琦 9月28日,延安中学组织学生在延安枣园《为人民服务》讲话纪念广场开展纪念活动。杨娟娟 摄 “几回回梦里回延安,双手搂定宝塔山……”深秋时节,陕西省宝鸡市实验小学学生赵霖和母亲一起来到宝塔山下,看到书本上的宝塔真实地矗立在眼前,不禁饱含深情大声朗诵起来。赵霖母亲自豪地向周围游客介绍,这次延安红色之行,是在孩子强烈要求下安排的,“他说因为他是红色少年。” 瞻仰革命圣地、探访红色旧址、参加红色研学……今年以来,延安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带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“亲子游”的优先选择。在延安,他们游览红街、抗大广场,观看长征主题实景演出,沉浸式感受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,赓续传承红色血脉。据统计,今年国庆中秋“双节”期间,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,红色演出《延安保育院》《再回延安》等上座率达70%。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,新中国的摇篮。从1935年到1948年,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,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,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,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。近年来,延安军地积极挖掘红色资源,打造爱国主义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、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445处,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个,建立一地与多校、一校与多地联系机制,形成红色教育基地链,这些地方成为不挂牌的“团校”“队校”、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最佳阵地。 今年,延安各中小学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让很多学生记忆犹新——延安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“弘扬革命传统,培育时代新人”主题教育活动,邀请烈士遗属、烈士陵园讲解员现场讲述,通过一堂堂生动的教育课、一段段硝烟弥漫的战斗故事、一枚枚印记斑驳的军功章,让大家深刻感受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和英勇无畏的精神,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。 育苗先育根,育人先育心。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,一颗颗理想信念的种子也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不久前,中国工农红军延安红二十六军小学的2000多名学生,身穿红军服,从学校徒步抵达“四·八”烈士陵园。在纪念碑前,他们听英雄故事,唱英雄赞歌,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立下誓言。学生们纷纷表示:“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,努力增长才干,用行动践行承诺,争做时代好少年。” 把弘扬烈士精神融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,将烈士事迹引入课堂教学,是延安的一个特色做法。记者了解到,退役军人事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用好烈士褒扬红色资源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》一年来,延安军地有关部门依托当地丰厚的红色资源,建立了各级英烈故事库和宣讲人才库,组织开展英烈故事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军营“五进”活动,邀请老兵宣讲团、优秀讲解员、文史专家、英雄模范、烈士遗属讲述英烈故事,并通过网站、微博、微信、抖音等新媒体渠道传播讲授内容,浓厚了尊崇英烈、敬重英雄的社会氛围。 延安精神永不褪色,红色基因薪火相传。在红色文化氛围熏陶下,延安一大批青少年成长为红色故事的传播者。 “正月里来是新春,赶上了猪羊出了门,猪哇、羊呀送到哪里去?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……”一曲诞生于革命年代的信天游,延安革命纪念地女子民兵连民兵唱得悦耳动听。 据介绍,民兵连姑娘们大多来自延安,从小听红色故事长大的她们,汲取陕北民间艺术养分,创造性将“讲、唱、跳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讲解中,并针对不同受众、不同场合、不同文物等对讲解内容加以诠释,增强宣讲感染力。记者在现场注意到,有的民兵讲到信天游,就开口唱上几句;遇有游客问陕北秧歌什么样,就会扭上几步;讲解到中途休息时,穿插演几个具有当年延安特色的小品。 行走在延安大街小巷,记者注意到,在学校、社区、革命旧址,还有一个个身穿校服、头戴移动麦克风的“红领巾讲解员”,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红色故事,传承延安精神。据悉,延安已累计培养4.7万名“小小讲解员”。 “营造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,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全过程,我们责无旁贷。”延安军分区领导表示,他们将统筹军地资源,结合青少年成长阶段和教育规律,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,激发青少年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,弘扬革命传统,培育时代新人。 |